点击阅读全文

王小荔的六十年代

《王小荔的六十年代》,是网络作家“陈邦彦王小荔”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,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,小说内容概括:当第一缕微弱的曙光艰难地穿透浓密的林冠,洒下斑驳的光点时,三人如同重获新生。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山洞,贪婪地呼吸着清晨清冷的空气。此刻,最重要的就是辨别方向。他们仰头寻找,终于在东方的树梢间隙,看到了那颗正在冉冉升起的、红彤彤的太阳...

免费试读


那一夜,三人蜷缩在狭小的山洞里,背靠着冰冷的石壁,眼睛死死盯着洞外摇曳的火光,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异响。每一次远处传来的兽吼都让他们心脏骤停,每一次树枝的断裂声都让他们握紧了拳头。他们祈祷着火堆永不熄灭,祈祷着不要有任何大型野兽被火光吸引而来。这一夜,是靠着那盒火柴和一点运气才勉强熬过来的,堪称死里逃生。

当第一缕微弱的曙光艰难地穿透浓密的林冠,洒下斑驳的光点时,三人如同重获新生。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山洞,贪婪地呼吸着清晨清冷的空气。此刻,最重要的就是辨别方向。他们仰头寻找,终于在东方的树梢间隙,看到了那颗正在冉冉升起的、红彤彤的太阳。希望重新燃起,三人互相搀扶着,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,开始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摸索,寻找下山的路。

而就在他们挣扎求生之时,颠簸的牛车终于抵达了公社。村长和支书强打精神,立刻向公社领导做了紧急汇报。听说有知青在深山中失踪一夜,音讯全无,公社领导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——人命关天,刻不容缓!公社当即抽调了一队装备齐全的民兵,带上步枪,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排长带队,火速跳上卡车,与王家屯的两位村干部一同,风驰电掣般向王家屯赶回。

消息传回屯里,气氛再次紧张起来。民兵连的到来无疑增添了强大的力量。村里二话不说,再次组织起所有能出动的青壮年,与荷枪实弹的民兵汇合。一支更为庞大、也更有底气的搜救队伍,在晨光中集结完毕,带着绳索、干粮、火把和各种趁手的工具,甚至还有几条嗅觉灵敏的土狗,浩浩荡荡地再次向危机四伏的深山进发。这一次,他们必须把人找到。

山林间的雾气还未散尽,带着清晨的湿冷缠绕在树干上。秦知青三人互相搀扶着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挪。一夜的煎熬几乎抽干了他们所有力气,每个人的模样都狼狈得不成样子。

秦知青的头发像一蓬乱糟糟的枯草,沾满了泥土和枯枝,额角还有道被树枝划开的血痕,已经凝成暗红的痂。他身上的衣服被荆棘勾出好几个破洞,裤脚沾满泥土,走起路来一瘸一拐——昨晚慌不择路时崴了脚,每动一下都钻心地疼。他一手扶着身边的树干,一手死死拽着表弟黄小军,喉咙干得冒烟,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:“慢点……再慢点……”

黄小军比表哥好不了多少。原本还算整齐的头发被露水打湿,黏在汗津津的额头上,脸上糊着泥灰,只有转动的眼珠透着惊魂未定的光。他的大腿被碎石的尖刺划破,留下一道道血口子,每踩一步都疼得龇牙咧嘴,却不敢吭声,只紧紧攥着妹妹的胳膊,给妹妹传递一点点温度,让她有安全感不要害怕。

最惨的是黄晓梅。她那条辫子早就散开了,头发纠结成一团,沾着草屑和泥土。左边脸颊从颧骨到下巴,横着三道交错的血痕,是昨晚在灌木丛里挣扎时被树枝刮的,血珠还在慢慢往外渗,混着眼泪和泥灰,糊得半张脸都花了。她一直没停过哭,起初是嚎啕大哭,现在嗓子哑了,只能发出呜呜的抽噎声,肩膀一耸一耸的,走几步就腿软得要往下瘫,全靠秦知青和黄小军架着才勉强挪动。单薄的衬衫被夜露浸得透湿,贴在身上,让她不住地发抖,嘴里含混不清地念叨着:“我要回家……再也不来了……”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