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阅读全文

十里桃花,一笑尘缘

火爆新书《十里桃花,一笑尘缘》逻辑发展顺畅,作者是“爱吃鲜鱼汤粉的小夭”,主角性格讨喜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​她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,从骨髓深处渗出,蔓延至四肢百骸支撑她站立的,似乎只剩下那件嫁衣本身的重量,以及一种近乎麻木的惯性她多想立刻脱下这身沉重的“金缕囚衣”,撕掉脸上这张虚假的面具,逃回她那间小小的、弥漫着檀香的佛堂,回到那些能让她心灵获得片刻安宁的经卷之中然而,她不能镜中,张氏正兴奋地拉着一个绣娘,指着嫁衣上某个细节说着什么,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那笑容像一根无形的绳索,紧紧地捆绑着柳眉...

阅读最新章节


“柳小姐。”定国公夫人开口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,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,“听闻你近日深居简出,潜心礼佛,倒是个有慧根的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锐利地扫过柳眉素净的装扮和手腕上的玉镯,“只是,外头那些风言风语,说些什么‘假借清修,另有所图’,甚至牵扯到……寺中僧人。”她刻意放缓了语速,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的针,直刺人心,“这些污言秽语,传到我定国公府,污了世子的名声,也损了国公府的体面。柳小姐,你作何解释?”

柳夫人脸色瞬间煞白,嘴唇翕动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,只能紧紧攥着帕子,求助般看向女儿。

柳眉却依旧平静。她微微垂下眼帘,仿佛在整理思绪,再抬眼时,眼底已是一片澄澈的悲悯与了然。

“夫人明鉴。”她的声音不高,却异常清晰,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,让厅中原本紧绷的空气似乎都为之一滞,“流言如风,起于青萍之末,止于智者之庭。其来也汹汹,其去也空空。小女子蒲柳之姿,何德何能,竟引得这‘风’如此‘关照’?”

她没有直接否认,也没有愤怒斥责,反而以一种近乎超然的口吻,点出了流言的虚妄本质。定国公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。

“至于所谓‘另有所图’,”柳眉微微一笑,那笑容清淡,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智慧,“佛法有云: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’若真有所图,心必有所住,执着于得失,计较于荣辱,又如何能得片刻清净?小女子每日焚香礼佛,抄经诵咒,所求不过心安二字。若这清净心,在外人眼中成了‘心机’,那便是世人误解了佛法的本意,也误解了小女子的本心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坦然地迎向定国公夫人,“夫人乃人中凤仪,智慧通达,想必能辨这‘清净’与‘心机’之别。”

定国公夫人沉默了。柳眉的话,巧妙地将“心机”的指责,上升到了对佛法本意的探讨,无形中抬高了对话的层次,也暗示了造谣者的浅薄。那份不卑不亢、不急不缓的从容,与她清冷的气质相得益彰,竟让那原本咄咄逼人的质问,显得有些落了下乘。

“至于污及僧人清誉,”柳眉的语气沉了下来,带着一丝痛心,却无半分怯懦,“此乃最恶毒的诽谤,不仅毁我名节,更玷污佛门净地,其心可诛!小女子虽不才,却也知‘因果’二字。造此恶业者,他日必自食其果。夫人若不信小女子,也请信这冥冥中的天理公道。”她的声音虽轻,却字字千钧,带着一种凛然的正气。

柳夫人听得心惊肉跳,又暗自佩服女儿。她从未想过,一向沉静的女儿,面对如此尖锐的指控,竟能如此条理分明,字字珠玑,以佛法为盾,以智慧为矛,将那些恶毒的流言化解于无形。

定国公夫人深深地看着柳眉。她阅人无数,见过太多在权势面前战战兢兢、语无伦次的女子,也见过巧舌如簧、百般辩解的。但像柳眉这样,不卑不亢,不疾不徐,用最平和的语气,说着最有力的话,将佛法智慧融入应对,既澄清了误会,又暗含警示的,却是第一次。那份沉静下的坚韧,那份清冷中的智慧,像一块璞玉,初看素朴,细看却内蕴光华,让她心中的疑虑,竟不知不觉消散了大半。

“你倒是个有见地的。”定国公夫人终于开口,语气缓和了许多,甚至带上了一丝探究的欣赏,“世子曾言,你心性高洁,不同俗流。今日一见,果然非虚。”她端起手边的雨前龙井,轻轻啜饮一口,目光再次落在柳眉身上,“只是,婚姻大事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你既已应下与世子的婚事,便该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‘清净’之念,安分守己,做好世子妃的本分。国公府的规矩,可不同于柳府。”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