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阅读全文

废柴皇子回宫后,满朝文武皆跪服

军事历史小说《废柴皇子回宫后,满朝文武皆跪服》是由作者“灯芯道人”创作编写,书中主人公是李肃乾帝,其中内容简介:“确定,那是府城周边一户非常普通的农户为了防止意外,臣还去其他附近的农户那里探查过,基本上每家都是如此”“而且,他们家家户户都养了牲畜,有几家甚至养了牛而那些粮仓里的粮食,玉米、红薯之类的粮食他们主要是拿来喂牲口,自己则是吃白面!”宗庆继续道“臣去农户家时,正好是他们在吃午饭,臣从他们的饭桌上看到有肉”“竟然普通农户都可食肉了,这岭南竟然发展如此之好,李肃到底是如何治理的”乾帝在心中惊...

在线试读


岭南府。

西市商人杜沉来到岭南府已经快半个月了。

回想起当初刚到岭南府看到的景象,他仍然感觉在梦里。

自从那一日他从安王卫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后,便马不停蹄向岭南方向赶去。

刚到岭南府的府城,他便被那络绎不绝进出城门的景观吓到了。

遥记得五年前他途经此地时,这里不过是一个人口五万,破败不堪的小县城。

没想到几年时间不到,竟然如此人声鼎沸。

那城门明显是被改造过的,比别处的城门要宽广许多。

行人和载货的马车分了两队进出城门。

看那进进出出的马车都是拉着满满当当的货物,赶车的商队也是多有番邦的服饰。

当走到城门口时,杜沉跟着前面排队的行人入城。

轮到他时,就在他准备掏出铜板准备交入城费时,却被守城门的士兵摆手拒绝了。

大乾的城池进出都是要收取过路费的,这是每个城池的收入主要来源之一,好在不多,一般也就两个铜板。

“莫不是他要向我索要好处?看来安王对岭南府的治理也不过如此,天下乌鸦一般黑。”

杜沉心中叹道。

正待他准备从腰包里再掏出一些银钱准备悄悄给那守城的士兵时,却听那年轻的士兵对他说道:

“你莫不是第一次来我岭南府?我岭南府只对货物收过路费,不收人的过路费。”

“只收货物的过路费?稀奇!那还有商人愿意来这岭南府做生意?

生意还没做成呢,就相当于先被收了一道税,哪个商人会愿意?”杜沉不解,问道。

“呵,你这人莫不是看不到那排队进城的商队?

我们岭南府是会收取进城的货物价值十分之一的银钱。

但只要他们进了城,就不会再有任何税费产生,也不会受到官府的骚扰。

而且,商人缴纳了货物的进城费,他在城内的合法交易将全程受到官府的保护。

我岭南府将会为其双方的交易做担保,一旦交易过程中出现一方违约或欺骗,损失将由我岭南府一力承担。”那小兵解释道。

“原来如此!”杜沉听到小兵的话,顿时恍然大悟。

大乾的商税是二十税一,这个比例不算高。

但要知道这只是官方的商税,各个地方还有自己的“规矩”。

“苛捐杂税”这四个字可不是二十税一就够的。

有些地方乱七八糟的税加起来甚至达到了十税四,十税五。

相比于其他地方,如果小兵所言不虚,那十税一的“进城费”绝对是非常低了。

况且交易过程还有官府做担保,只要自己合法交易,损失还有官府兜底。

怪不得有那么多商人在排队进城。

刚走进城门,就听到络绎不绝的叫卖声。

道路两旁都是紧挨着的铺子和摊位。

从卖的东西来看,很显然他们的主要销售对象是进出城门的客商。

这在杜沉看来,只有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才会有此商业性的聚集活动。

这说明岭南府如今的景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。

“乔家纺织作坊招工,每月纹银二两,包吃住!”

“港口王家瓷器铺子需要壮劳力一百名搬运瓷器,每月纹银三两,包吃住,可月休两天!”

听到这些路边在招工的喊叫声,杜沉又是一惊。

“这岭南府的工价已经如此之高了?

小说《废柴皇子回宫后,满朝文武皆跪服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