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阅读全文

军事历史《我朱棣拒绝就藩》是作者““早餐羊奶”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,朱棣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,主要讲述的是:见朱棣回来,这些乡民纷纷起身,局促打招呼:“四郎。”朱棣笑着点头,一一打招呼。杨八叔凑近,低声私语道:“他们都是各村派来的代表,打听你捉鱼的法子,咱们村很多人,都不想把这个法子传给外人。”“担心知道的人多了,往后咱们吃不饱...

我朱棣拒绝就藩

在线试读


“嘶,好烫!”

“你娃慢点,别把舌头吞下去!”

哈哈……

……

土桥村这边,粗犷的笑声不时响起,引得周围乡民,羡慕观看。

一锅热气腾腾的野菜炖鱼,慰藉了饥肠辘辘的肚子,也似乎驱散了一天繁重体力活的疲劳。

总之,无论是朱棣,还是乡亲们。

都特别满足!

饭后。

众人接过收拾洗涮的活,让朱棣去休息。

朱棣带着毛巾、皂角,沿着河堤,找了个僻静干净的湾流,美美的洗了一澡。

等他回去时,发现白天向他请教分工合作,说过话的乡民,在他们的棚子等着。

气氛似乎有些尴尬。

见朱棣回来,这些乡民纷纷起身,局促打招呼:“四郎。”

朱棣笑着点头,一一打招呼。

杨八叔凑近,低声私语道:“他们都是各村派来的代表,打听你捉鱼的法子,咱们村很多人,都不想把这个法子传给外人。”

“担心知道的人多了,往后咱们吃不饱。”

朱棣点点头。

也暗暗感慨。

这不是乡亲们小气吝啬。

饿!

是这个字,太沉重,沉淀在每个人的骨子里。

大家怕!

太怕,知道的人多了,自己吃不饱!

十分朴素的人之常情。

略微琢磨一下,朱棣笑道:“教大家捕鱼的法子,这没问题。”

几个同村年轻人有些急了,想说话,却被八叔用眼神制止。

“四郎,谢谢!”

“俺代表俺们村,谢谢土桥村,往后你们土桥村想娶俺们村的女娃,彩礼差点,俺们村也先答应土桥村!”

“对!俺们村儿也能保证!”

……

几个村的村民代表,先感谢朱棣,然后对土桥村众人表态,乡亲们听到表态内容,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。

朱棣送走村民代表,返回棚子门口时。

就听八叔在里面训斥几个青年,“目光短浅!往后四郎没做决定前,你们几个谁都不许瞎嚷嚷!”

“一个捕鱼法子,就让咱们村儿男娃往后娶婆娘,比别人容易,值不值得!”

“值得!”几个年轻人讪笑回答。

朱棣笑着摇摇头:“咱们也不会挨饿,这条秦淮河大着呢,而且我答应,还有其他用意!”

闻言,众人纷纷看来。

“四郎,还有啥用意?”

乡亲们满脸好奇,眼巴巴看着……

“我想试着看看,能不能赚点钱。”朱棣笑着回答。

妙云嫁过来,他连个像样的礼物都没给过。

总不能拿妙云的嫁妆钱,买东西,再送给妙云吧?

“赚钱!?”

八叔等人短暂错愕愣怔,紧接着难以置信惊呼。

“四郎,卖鱼吗?”

“卖鱼?咱们成天待在河堤上,连去县城的时间都没有,卖给谁?”

“咱们这里是人多,可大家都穷,何况你把捕鱼法子都传授出去了。”

……

朱棣笑着抬手,制止众人,“各位叔伯,具体怎么做,我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。”

“还得好好合计合计。”

“等我全部想通后,就告诉大家。”

这次出来后,朱棣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,他一说话,乡亲们虽然还很不解,却也暂时压下了心中好奇。

等众人卷起席子,爬在竹竿上看花船时。

朱棣把灯烛移到身边。

爬在竹板大通铺。

借着灯烛摇曳的光线,捏着一根烧焦的木棍,小心翼翼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写画画。

没办法。

出门时,没想到需要书写。

这张皱巴巴的纸,还多亏了妙云,离开时,给他包了一大包解暑草药。

草药用上了。

就连这张纸都用上了。

朱棣一边写写画画,一边想着,唇角不由浮现笑意。

……

翌日。

中午休息时。

周浪再次邀请朱棣和他一起用餐。

“朱先生,这是内人做的饭食,也不知合不合您口味。”周浪殷勤的给朱棣倒酒。

就连酒壶,都不是昨天的劣质粗糙酒壶。

虽然算不得特别精致。

但也不差。

壶中的酒,肯定也比昨天的好。

朱棣瞥了眼酒壶,笑道:“有肉有菜有酒,很丰盛了!”

这是实话。

平日里,他和妙云也是粗茶淡饭,只有隔段时间,才会用腌制的肉做顿好的,犒劳自己。

周浪顿时笑了,举起酒杯,“朱先生,这杯我敬你!”

朱棣笑着举杯。

……

一顿饭结束。

朱棣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和一张一贯面额的宝钞,递到周浪面前:“有个忙需要你帮我办一下。”

“你按照上面写的,帮我采买。”

“具体需要多少钱,我也不清楚,如果钱不够,你先帮我垫付,明日我补给你。”

“你平日里怎么买东西我不管,但给我办这件事,一定要公平买卖,不准强买强卖。”朱棣对周浪这方面实在不放心,不忘很直白的叮嘱一句。

周浪怎么做人,他不管。

但给他办事,不能用那些强买强卖的手段。

他就算已经是庶民,可毕竟还姓朱。

这种给大明抹黑的事,他不做!

对于给朱棣办事,周浪非但不抵触。

相反还十分高兴!

手在衣服上使劲儿蹭蹭,才迫不及待接过纸,粗粗看了眼,拍着胸脯笑道:“朱先生放心,这事儿交给我,保证办的漂漂亮亮!”

“那我就借你的酒,先谢谢你。”朱棣笑着端起酒杯。

周浪赶忙把纸对折收好,端起酒杯……

……

临近傍晚。

太阳还没有落下,他们工段再次提前下工。

朱棣扛起一块做工时,就选好的石条,带着几个年轻人,提前回去做晚饭。

路上,几个年轻人看朱棣扛着一块石头,纷纷不解询问:“四哥,累了一天了,你扛这么重的石头回去干吗?”

“当然是为赚钱做准备啊。”朱棣步履轻松,脸不红气不喘笑着说道。

“四哥,快说说,到底怎么赚钱?”

“对,四哥,快给我们说说。”

……

提到赚钱,几个年轻人顿时抓耳挠腮。

这个问题,从昨夜开始,就困扰着大家,同时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。

“明晚,成与不成,明晚就能见分晓了!”

……

第二天临近傍晚下工。

周浪拎着一个包袱走来,见面,就冲朱棣竖起大拇指,“朱先生,我真的服了!”

一整天,他都故意不提帮忙采购的结果。

就是想看,朱四郎什么时候,耐不住性子,主动询问进展。

结果实在让人佩服!

朱四郎从始至终都没有询问。

甚至,一整天忙着修缮河堤,连多看他一眼的动作都没有!

朱棣笑笑,用毛巾擦着汗,眼神落在包袱上,询问:“怎么样,我要的东西都买全了吗?”

“缺多少钱?”

“齐全了,我跑了城里所有的药铺,总算帮朱先生凑齐了……”周浪啰嗦的说着。

虽然知道周浪啰啰嗦嗦,是在表现,朱棣也耐心听着。

好一会儿,周浪才把如何尽心尽力描述完,笑着说道:“宝钞有些贬值,我通过特殊渠道,按照八折兑换,兑换了八百文,刚刚好,朱先生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东西。”

“你办事,我放心。”朱棣没看,笑着接过包袱。

周浪好奇询问:“朱先生购买这些药材,做什么?”

“想试着,趁这个机会赚点钱。”

‘听说读书人都会点医术,难道是等乡民病了,当郎中赚钱?’周浪以为猜中了,就没有过多打听。

辞别周浪后,朱棣和几个年轻人就匆匆往回赶。

回到窝棚,朱棣交代道:“今天你们几个做饭,我得为晚上赚钱做点准备工作。”

“四哥,做饭交给我们。”

“对,四哥你尽管准备。”

……

几个年轻人早迫不及待想知道,朱棣到底打算怎么赚钱,听闻后,一边拍胸脯保证,一边催促朱棣去准备。

“记得,今天的鱼,选品相好的,肉质好的、大一点的,留……”

“四五条吧。”朱棣琢磨一下,报了个数,然后就一头扎进了棚子里。

……

小说《我朱棣拒绝就藩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