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阅读全文

苏浸月萧砚是现代言情小说《浸月茫茫匆别离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,作者“猫十一爱吃肉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,梗概:一盆盆搬移,“快点搬,陛下说宋小姐最讨厌荷花,整个皇宫再不能看到一丝荷花的影子!”苏浸月心尖一颤,手指微微蜷曲。萧砚之‌登基的那天,特意命人寻来了各色荷花种子。他挽起衣袖,全然没有皇帝的架子,眉眼里满是对她的爱意。“阿月,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最是配你。”可现在荷花被搬空,就连塘水也很快被抽了个干净,只剩黑污的淤泥。......

浸月茫茫匆别离

浸月茫茫匆别离 精彩章节试读


苏浸月身上伤口反反复复,高烧不退,脸上的伤疤也显得越发骇人。

内务府新拨来的侍女已经去请了几次太医,可却始终没见太医的影子。

“这太医再怎么请也不可能来的,宋小姐有些头疼,皇上命太医都守在她那边。”

“现在皇上这么宠爱宋小姐,只怕皇后迟早要进冷宫。”

“现在这里和冷宫有什么区别?估计她死了陛下都不会多看一眼。”

周围的窃窃私语一句句扎进苏浸月心窝,她微微侧过头去看向窗外。

院子里萧砚之‌特意为她种植的荷花正在渐渐凋谢,一如她如今的颓败。

她刚想起身,就见一群侍从将仅剩的荷花一盆盆搬移,“快点搬,陛下说宋小姐最讨厌荷花,整个皇宫再不能看到一丝荷花的影子!”

苏浸月心尖一颤,手指微微蜷曲。

萧砚之‌登基的那天,特意命人寻来了各色荷花种子。

他挽起衣袖,全然没有皇帝的架子,眉眼里满是对她的爱意。

“阿月,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最是配你。”

可现在荷花被搬空,就连塘水也很快被抽了个干净,只剩黑污的淤泥。

蔓延着寒意的思绪刚回笼,萧砚之‌便带着太医往殿内走来。

他的额头轻轻碰在苏浸月的额头上,对视下她有些慌神。

从前她高烧时,他也总是这般亲身给她量测体温。

“别等会传染给你。”

她想要推开他,却反而被拉得更紧。

那时他说:“能传染给我,让你不再遭罪更好。”

可现在他给她掖了掖被角,让太医尽快开药。

“阿月等你好了,就搬去偏殿静养,那边适合你养伤。”

“清音对皇宫不熟悉,她搬过来我好照顾她。”

苏浸月手紧紧攥着被单,这座宫殿的牌匾是她搬进来那天,萧砚之‌亲手提的笔。

「揽月阁」

他那时说:“阿月,我要一辈子将你揽在我怀里,让你再逃不掉。”

可现在,她高烧不退他却让她搬出去,只是为了方便陪宋清音。

心尖的痛意像是将苏浸月凌迟一般,过了半晌她才艰涩开口:“好,我现在就搬。”

萧砚之‌似是有些诧异她竟答应的这么爽快,但见她起身却也只是吩咐太医也跟上。

雨来得突然,苏浸月本就高烧的身子在雨下行走更是步步维艰,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。

“从前只要下雨,陛下都会背着娘娘,不让她湿了鞋袜,怎么现在就连轿辇都不安排?”

“陛下是不是真的要立小姐为后,可是之前陛下不是都为皇后遣散六宫吗?”

听着耳边的嘀咕声,苏浸月在心里苦笑了声,爱到最后都这样。

偏殿里一片落寞,苏浸月没多说什么,只是任由太医诊断。

“风寒并无大碍,臣开几贴药娘娘吃下就好。”

“只是娘娘这脸上的伤耽误时间太长,只怕是会留下伤疤。”

苏浸月平静地嗯了一声。

等七星连珠离开这里后,一道疤对于现代技术来说不算什么。

这几天里,苏浸月都在闭门养伤。

晚上,萧砚之‌带着穿着一袭婚服的宋清音走了进来。

鲜红色的绸缎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刺目。

只不过是一眼,苏浸月便认出这是她大婚时穿的婚服。

婚前三个月,她发现萧砚之‌手上有一些小伤口,可每次刚问起却总是会被他笑着岔开话题。

直到大婚前一夜,他捧着婚服站在她面前,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。

“阿月,我终于能娶你了,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做我妻子了。”

她才知道,这婚服是他一针一绣亲自缝制。

那时他捧着一颗滚烫的真心,“阿月,你值得我所有的爱。”

可如今他却说:“我决定封清音为贵妃。”

宋清音挑眉看向苏浸月,“你放心,我说过不会抢你位置,你永远都会是皇后。”

她强调着位份,但却丝毫没有办法敬意,眉眼里满是讽刺。

萧砚之‌宠溺地揉了揉宋清音的头,“清音,你总是这么善解人意。”

说完他转头看向苏浸月,语气像透着冰一般无情。

“去拿你的凤印下旨。”

苏浸月抬眸望着面前熟悉到陌生的男人,心中一片悲戚。

原来他的目的,是为了这一封旨意。

那个为她遣散后宫三千,只将她呵护在怀里的男人,早就随着这三年时光一同消散无踪影。

屋外的雨还在飘落,苏浸月垂眸扫了眼宋清音的鞋。

果然一丝水浸染的痕迹都没有。

苏浸月眼前仿若浮现出萧砚之‌抱着宋清音一步步走来的画面。

她眨了眨干涩的眼,将万千情绪掩埋心底,只艰涩应下:“好。”

凤印落下的那一刻,萧砚之‌心底顿时涌起一股不安,可手被宋清音握住时那一瞬的悸动转瞬安定。

苏浸月将旨意交给萧砚之‌后,刚准备转身离开就听“噗通”一声,宋清音整个人摔倒在地上。

她捂着肚子一声声喊着痛。

“孩子,萧砚之‌我们的孩子……”

点击阅读全文